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朱萍 实习生 姜伊菲 北京报道近几年来,出海一直是医药行业的热门话题。据业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就有27起License-out交易,已和去年整年的交易数量持平。从金额上来看,已披露的总金额超124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三倍多。进入10月份以来,又有多家药企创新药成功达成海外授权。就在几日前,翰森制药一款新药以15.7亿美元授权给葛兰素史克。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提出,中国医药要不断走向深层次国际化——医药出口额保持增长,培育一批世界知名品牌、形成一批研发生产全球化布局、国际销售比重更高的大型制药企业。目前,国产创新药出海主要有自主出海和License-out“借船出海”、联合出海三种模式。其中,License-out已经成为大多数本土创新药企进军全球市场的“主通道”,在2023启明创投医疗健康产业出海论坛上,启明创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也指出仅启明创投投资企业在过去两年不到就有至少十起以上的海外授权业务。
之所以呈现出“出海潮”,胡旭波指出其中有国内竞争激烈的原因,但这背后更重要的原因是企业产品、技术足够好,企业希望通过产品出海让更多患者获益的同时,也给企业自身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中国医药市场价值基本上占全球范围的10%-20%。所以,未来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走出去成为全球公司,关系着企业未来的天花板在哪。”
实际上,出海也并非一番风顺,如此前也有百济神州、凌科药业、天境生物等在内的多家生物技术公司和跨国药企的License-out项目以“分手”告终。在走向海外扩张的过程当中,也确实存在很多挑战,包括在海外质量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等。
从目前出海企业情况看,中国创新药企对于海外商业化路径也有不同的选择。甘李药业是较早布局海外市场的企业之一,其首席执行官、总经理、董事都凯认为需要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来决定,需要考虑资金的充裕程度、人才的准备等,国际化的核心其实是加强对市场的控制,如果只单纯和别人合作,控制力就很弱;而成立于2018年的信念医药选择“出海”第一站的策略是先摘得低垂的果实,再往欧美方向,去摘更高处的果实,因为进入这些市场需要更高的成本及更多的资源。
近10年来,特别是2015年药品监管审批制度改革之后,中国的医药创新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2023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18年组建至今,共批准了136款创新药上市。
不过,随着我国进入集采、医保谈判常态化阶段,我国药价面临很大压力。据统计,新药获批到进入医保的平均用时提速,从2016年的8.33年快速缩短至2021年的1.3年,但2017年-2021年,在医保目录谈判下来之后,药品大概平均有60%的降价。
在医保谈判中,新增适应症可能加快药品的降价幅度。据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统计,在医保准入续约和新增适应症过程中,2018-2022年上市的国产1类新药中已有14个至少降价两次,累计降幅达70%-90%。2022年6月底,国家医保局发布《国家医保目录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其中,续约药品和新增适应症药品需在之前合约价基础上有可能再降一定比例,降幅最高可达25%。
与此同时,在创新药同质化竞争加剧,研发成本过高,当前中国创新药在研管线3000多个,覆盖靶点为786个;美国在线管线覆盖靶点为4282个。由此可见国内创新药靶点集中度更高,同靶点竞争的赛道上挤满了创新生物药企。
2021年下半年后,资本市场投入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热情骤减。据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统计,2022年社会资金投入生物医药研发资金为3400亿元,同比减少54%。
对于很多企业而言,创新药械出海从以往的选择题,逐渐变成了必选题。在胡旭波看来,药械企业出海,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竞争力大,另一方面其实也是为了全球更广阔的市场,在企业产品质量、技术进一步提升的背景下,中国产品被全球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中国的创新将成为全球医药产业链中很重要的一环,而且可以通过我们的创新为全球医药产业链提供我们的价值。长远看,也可以帮助整个生物医药产业链创新更加高效,另外降低医疗体系的成本。”胡旭波指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能够为全球医药产业发展带来较大的价值。
毕马威《中国药企出海白皮书》显示,中国对全球医药研发的贡献率于2018年上升至4%—8%,跨入第二梯队,成为全球医药研发版图上的新力军。
另由碧迪医疗与波士顿咨询联合发布的《扬帆远航:中国医药出海蓝皮书》指出,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共有40个国内药物项目以License out形式出海,其中16个项目的交易金额超过1亿美元。
在都凯看来,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变革,整个中国的医药产业出海布局方兴未艾。
在上述论坛上,信念医药联合创始人兼CEO郑静也指出,在中国重工业、轻工业发展到现在,下一步,特别是疫情之后,新的增长点在哪里已经成为全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出海也成为创新药领域非常重要的议题,从整个2023年中国创新药的License out趋势上看还是非常活跃的,仅上半年就有非常多的License out的交易,特别是像ADC领域。“在叠加全球,包括欧美和中国的生物医药的资本寒冬期,通过License out,通过出海,获取更多的现金流来过冬,是一个非常好的多元化的寻求变现的方式。”
事实是,我国已经有不少企业从出海中获益。胡旭波也以启明创投投资主营电生理和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的惠泰医疗举例介绍称,该企业最初在中国本土,以性价比优势部分替代国外产品为定位。但数年后,越来越多医生反馈,惠泰医疗的产品性能堪比甚至优于海外巨头。5年前,惠泰医疗着手建立海外团队和销售服务网络,期间也经历产品品质备受考验的阵痛,但坚持下来的收获是——这家科创板上市企业今年半年报显示,其国际收入同比增长近100%。“假以时日,中国公司完全有能力打开‘天花板’,收获比国内大数倍的市场规模。”
“除了我们的软性资产、药品、技术、专利出海之外,硬的资产方面也能看到很多中国企业的行动,像建厂这样大的投资也开始动起来了,已经有非常多的CRO、CDMO,包括创新药企业可能第一站都到新加坡建厂,甚至到欧美建厂。”郑静指出。
对于创新药出海的有效路径,郑静称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在药物开发、临床、生产、销售等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差异化优势,在有限资源的情况下,有的放矢、灵活应变,与国际化伙伴开展全方位合作,最终形成药物惠及患者的完整且高效闭环。
“我们出海的第一站,也即信念医药出海的策略,我们希望先摘得低垂的果实,再往欧美方向,去摘更高处的果实。因为进入这些市场需要更高的成本,更多的资源。”郑静介绍称。
实际上,创新药械出海并非易事,启明创投投资合伙人唐艳旻表示,中国本土企业,尤其是大分子药,如果工艺过硬,将成本控制住,在价格方面非常具有优势。同时全球化还需要考虑当地政策、语言、宗教、文化等要素,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能够将所有的环节掌控好,有序地向前发展并非易事。
已经出海多年的甘李药业,面对激烈的出海竞争,也积攒了丰富的经验。都凯称,在国外市场面临的局势更为复杂,需要考虑到资金的充裕度和人才储备的厚度,在当地锁定优质伙伴、建立合作、并撬动其资源高效提升自身实力成为许多企业的共同选择。
“甘李药业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国际性大公司,在新兴市场有雄厚实力,对于药政法规的影响力强。现阶段,在陌生的市场环境里与当地的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对甘李来说是更好的选择。”都凯称。
据介绍,甘李药业目前也在积极筹划在当地的团队建设和产品注册。“在一些国家递交注册申请后,法规的要求可能发生变化,需要花很长时间审批,造成注册进度的停滞,所以需要借助当地合作伙伴的能力。”
都凯也特别强调,国际化主要的核心是加强对市场的控制,若都只是单纯与别人合作,那控制力就很弱。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