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品牌家电网 >> 聚焦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宜更关注质效

发布时间 2024-03-08 13:12 -- 来源 中国网 阅读量:19486   
【导读】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这一话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频频被代表委员们提及、讨论,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从发展的视角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推动社会...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金融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实际上,这一话题在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频频被代表委员们提及、讨论,是一个常议常新的话题。

从发展的视角看,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推动社会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量”与“质”有着不同的要求。

当下,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转型加快推进,新发展阶段要求金融资源实现高质量投放,也要求监管部门、金融机构、投资者等主体更加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一是监管部门在引导、评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宜更加关注金融资源对“新动能”领域的投放。事实上,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动能”领域的服务力度方面卓有成效。据央行披露,2018年以来,我国普惠小微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绿色贷款等增速持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目前,我国各项再贷款工具已实现对“五篇大文章”领域的基本覆盖。未来,监管部门可以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合理融资需求。

二是金融机构需持续提升服务新经济的理念、能力和质效。一方面,过去多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融资结构更加偏向传统产业,并在传统产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而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新诉求,这要求商业银行走出舒适区,持续加大对新兴领域的信贷投放及债权投资,要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及公募基金等机构进一步加大对新兴领域的股权及债权投资力度,满足新兴领域融资需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在服务新兴产业的同时,要努力平衡好收益性与安全性,提升对各类风险的定价能力,努力实现商业可持续。

三是各类投资者也要更加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的质效。一直以来,社融规模等总量指标是不少投资者评判经济发展热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只关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总量变化,不关注质量与结构变化,并不能很好地把握我国经济、金融新发展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既不利于实现良好的投资成绩,也不能给相关部门实施精准的货币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央行在发布的《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阶段,评判经济发展不只是看经济增速,评判金融支持也不能“唯信贷增量”。要多看利率下降的成效,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说明了实体经济信贷需求被合理满足;要多看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中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反映金融资源对实体经济有效需求的满足程度。

总之,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仅需要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引导、支持力度,也需要各类金融机构不断自我革新,更需要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更加客观、理性地看待融资结构的变化。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