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资产总额22355.9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3%。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3.90%;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长16.66%。
“上半年围绕从严治行、服务客户、转型发展主题主线,积极做好客户经营,总体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杭州银行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表示,从经营思路上看,下半年按照“轻资本、流量化、国际化、数字化、敏捷化”的导向,积极地做好客户发展、结构调整和风险内控三大方向的工作,实现全年的经营目标。
在低利率、资产荒的行业背景下,杭州银行如何应对净息差收窄、扩表增速能否保持两位数、如何看待反内卷及消费贷贴息等热点话题,杭州银行董事长宋剑斌,杭州银行副行长陈岚、潘华富、张精科、章建夫,杭州银行董事会秘书王晓莉等高管在业绩发布会进行了回应。
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加7.54亿元,增幅3.90%;净利润116.62亿元,同比增加16.66亿元,增幅16.66%。从营收结构上看,利息净收入130.90亿元,同比增加11.22亿元,增幅9.38%;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65.14%,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3.2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杭州银行净息差1.35%,较上年同期下降7个基点。章建夫表示,“当前银行业的息差到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从披露的数据来看,2025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是1.42%,比上年末下降了10个BP,杭州银行净息差是1.35%,较上年末下降了6个BP,降幅缓于同行的平均水平,整体上边际是趋缓。”
谈及“反内卷”,章建夫认为,非理性的价格战确实不利于银行业的发展,也导致了部分业务出现“增量不增收、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对银行业当期的财务指标有所改善。但从长远看,价格战会影响银行长期服务实体经济的持续能力,也可能积累一些风险,进而对实体经济和整体宏观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因此,对非理性价格进行“反内卷”,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稳定银行的息差,有利于银行长期服务实体经济。
他预计,未来净息差还是有下行的压力,但下行幅度总体是趋缓的。一方面,在市场竞争过程中,新发放贷款利率有一定的下行压力,再加上存量和增量之间的价差,也包括债券的存量和增量的价差,对利率有向下的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市场上对存款利率的主动调整,银行业自身加大自律的管理,加大降本增效工作的措施,整体负债端的下行一定程度上对冲了资产端下行的影响,减缓了净息差下行的幅度和程度。2025年上半年,杭州银行存款付息率较上年同期下降28个基点。
章建夫介绍,应对低利率和低息差的行业常态,杭州银行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比如,按照“规模适度、风险适配”的原则,合理把握资产的增速,做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的平衡;不以“风险发展”为前提,重点优化结构、提升质量。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分红问题,2025年6月,杭州银行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提请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定2025年度中期利润分配方案的议案》,将适时实施2025年中期分红。具体的方案由公司董事会来制定。
在当前行业面临“资产荒”背景下,把握好增速与定价的平衡至关重要。宋剑斌表示,“在目前的市场情况下,还是要尽力地保持和量、本、利、险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其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规模和风险的关系。”
他进一步指出,经过杭州银行几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总结的经验——风险可控的业务积极去做、多做;风险不可控的业务不做;看不清的业务,少做。这样使业务的发展保持在可持续的状态下,也就是“不以风险来换发展”。实际上,风险也是换不来发展的,风险上升是一个比较糟糕的发展状态。
宋剑斌强调,除了信贷之外,还要特别重视综合服务,通过综合服务才能平衡好“量、本、利、险”的关系。如果单纯做信贷投放,在当前的利差环境下,尤其是在部分竞争比较激烈的市场中,可能就会平衡不好成本、风险和效益的关系。因此,我们不断提倡要做好综合服务,以此来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在综合服务上,杭州银行前几年有个“六通六引擎”产品的系列规划,从今年开始,我们把“六通六引擎”当中七项产品作为重点,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的平台服务,为一些中间业务提供综合服务,平衡当前利差缩小的现实状况。
截至报告期末,杭州银行资产总额达到22,355.9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2.39亿元,增幅5.83%。过去几年,杭州银行保持着两位数的速度扩表。对此,宋剑斌表示,不同的企业、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市场,增长状态是有所区别的。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对于杭州银行发展阶段来说,10%~20%的增长速度是相匹配的,也是内源式资本补充可以支撑的增长。
宋剑斌说,“我们管理层面临的一个挑战是,能不能有一定的定力,在规模扩张不那么快或者说比较合理适度的情况下,保持好效益、风险的平衡。规模是必要的,是一个企业发展成长的主要特征。但是,规模在有些时候、有些场合、有些阶段也会带来一些误导。我们希望是‘轻资本’的发展路径,是一个‘有效益’的增长方式,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截至2025年6月末,杭州银行小微金融条线贷款余额1561.6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2.89亿元,增幅2.82%。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675.6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19.86亿元,增幅7.70%,贷款利率保持平稳。零售金融条线贷款余额1484.4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6亿元。
陈岚指出,今年以来,消费贷市场整体呈现需求趋稳、利率下行的特征。房贷方面,今年上半年整个房地产销售降幅在收窄,所以带动房贷需求边际回暖,同时存量房贷与新发放房贷利率的差值也在收窄,所以“提前还款潮”也已经放缓。
她以杭州银行所在的重点城市为例说,上半年杭州二手房市场的整个成交量整体平稳增长,但是月度之间也是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呈现了爆发式的增长,奠定了上半年成交的基础。进入二季度之后,成交量是有所下滑,重新进入了阶段性的企稳观望期。
杭州银行坚持采用渠道深耕的打法,上半年实现房贷投放127亿,余额新增43亿,这也成为零售信贷稳步增长的一个重要基石。从新发放的利率来看,已经创近十年的新低,今年5月央行下调一年期和五年期LPR各10个基点,同时全国大部分城市也在不断放松购房的政策,所以,房贷新发放定价在今年是整体呈下行的趋势。
“今年上半年。消费贷需求也是呈现了回暖的趋势。”陈岚表示,今年以来,杭州银行积极贯彻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发展战略,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有力的金融促消费方案和配套的一些政策,包括差异化的授信政策、延长贷款期限、提高重点客群的给额、内部考核的支持、为新市民客群定制普惠金融服务等等。上半年签约的新客户超过3万户,整体的消费贷也在企稳向好。从定价来看,上半年受LPR调整和同业竞争加剧的影响,一季度新发放的定价是持续下行的,但是在自律机制的约束下,二季度已经趋于稳定。
经营贷方面,普惠贷款今年发放利率在4.22%,较上年同期也有所下降。陈岚表示,主要是响应了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的要求,也受到了同业价格战的影响。此外,杭州银行聚焦我们的行业、园区、优企、“两链”四类重点的方向,推出行业解决方案,加大对企业客户营销的力度。因此,普惠型小微法人贷款的增速达到了35.12%。同时,坚持行业化获客和客群化展业的作业模式,上半年新客投放19亿,整体资产收益率仍保持在7%以上。
关于财政对相关贷款的贴息政策,陈岚认为将会产生两大影响。一方面,带动银行消费贷以及服务业经营贷规模的增长,通过降低服务业客户经营贷的融资成本,提升客户的融资需求,激发市场经济的活力。另一方面,对此次没有纳入贴息范围的城商行而言,短期内是一次重大的挑战,将面临与名单内银行利率差距的扩大,存量客户存在流失风险,而且短期内新客获取难度增大的压力,客户增长和业务规模受到挑战。
陈岚表示,“虽然我们行也不在本次享受贴息政策的银行名单内,但是消费贷和经营贷是活跃地方经济的关键,也是城商行的主战场,所以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具有竞争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综合化的服务,提升客户的粘性。目前,已经出台一些减费让利的优惠举措,来提高客户的需求和意愿。同时,我们行近期也在向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争取,希望呼吁推动地方财政部门能够出台类似政策,支持城商行加快信贷投放,也是促进经济的向好发展。”
免责声明:该文章系本站转载,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仅供读者参考。